陈云苏教授:TKA三种基本对线全面总结
发布时间:2017-11-14撰 稿:程旋 海南边防医院
恢复下肢力线是TKA手术成功的基本要求,下肢冠状位力线、旋转对线、关节线三种基本对线反映着TKA手术的命运。在本视频中,陈云苏教授介绍了TKA手术中的三种基本对线(下肢冠状位力线、旋转对线、关节线)的概念、意义及手术重建要点。
陈教授认为:中立位力线是目前冠状位对线中的金标准,仍应关注到不同人群中的解剖特征及在新的证据下反思既往标准的正确性;膝关节假体的旋转对位仍无明确金标准,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量多种指标;关节线高度的恢复对于膝关节功能,特别是伸膝装置的效能至关重要,应尽可能减少改变;运动学轴线对线按照恢复关节原有运动模式的方式重建膝关节,短到中期随访结果优良,但仍需更长期观察。
视频亮点
◈ 亮点一:重建中立位力线必须注意的问题。
◈ 亮点二:后髁线作为截骨标志,术中最易确定,也最常用。
◈ 亮点三:间隙平衡法应在低张力情况下进行,否则易出现股骨外旋。
◈ 亮点四:Akagi前后轴基本垂直于股骨上髁轴投影,可靠性及重复性较好,是较为可靠的标志。
◈ 亮点五:重建关节线意义重大,高度恢复要求上下不超过8mm。
◈ 亮点六:关节对线新趋势:运动学对线,但需要相关配套工具和严格适应证选择。
推荐阅读
膝关节力线及运动学
在本视频中,吴海山讲解了TKA术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操作,重点对TKA手术入路、切口暴露、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截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海山教授